劉敏正在照料丈夫
丈夫高位截癱、兒子尚未成年,面對這樣的人生磨難,瑯琊區南門公共服務中心居民劉敏選擇了堅強。十年來,她獨自一人照料丈夫、撫育兒子,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了一個風雨飄搖的家。“這些年雖然很苦很累,但我們這個家還是完整的,而且我始終相信只要夠努力,日子就會越過越好。”劉敏堅定地說。
丈夫癱瘓
妻子照顧十年無怨言
“來,喝點水,慢點,有點燙。”昨天上午,剛吃過早飯,劉敏端著一杯熱水,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喂丈夫。十年來,這樣的場景在劉敏的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。今年50歲的丈夫在她的眼中,儼然成了一個小小孩,需要給予百般呵護。
原來,十年前,她的丈夫趙立友突發意外落下癱瘓的毛病。那年,她的兒子才10歲,所有的重擔一下子落到了劉敏的肩上。一開始,劉敏整天以淚洗面,對未來的生活感到茫然。但她很快就振作了起來,下決心撐起這個風雨飄搖的家。
既要照顧丈夫和孩子,又要想辦法打零工賺錢養家。劉敏每天凌晨四五點就起床,做飯、打掃衛生,送孩子上學,回來后再給丈夫擦洗按摩、穿衣喂飯。忙完后又要匆匆忙忙趕到附近的工作地上班,中途不放心丈夫,她就跑回家看看丈夫。
就這樣,劉敏每天就像一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,十分勞累。曾經有人勸她,“趁自己年輕,脫離這個家庭,去尋求自己的幸福。”然而,劉敏卻沒有這樣的念頭,“我走了,這個家就完了。”十年來,她就是這樣默默地守著丈夫和孩子,撐起了這個家。
政府關懷
給了她生活的動力
談到這些年自己是如何撐起這個家時,劉敏充滿感動地說,“在我困難的時候,是政府關懷了我,給了我生活的勇氣和動力。”
劉敏說,自己是一名下崗職工,后來丈夫又發生了意外,一家三口沒有經濟來源。困難之際,當時的南門街道為他們一家送來了黨和政府的溫暖,“不僅給我們一家三口辦理了低保,還為我們解決了住房問題,而且每逢過年時節,他們都會帶著慰問品來慰問。”劉敏感動地說:“這些年要不是黨和政府的關懷,她真不知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。”
采訪中劉敏告訴記者,如今她已經習慣了照顧丈夫的生活,而且令她尤為欣慰的是:兒子已經長大成人,并于年前成家立業。“也許以后的日子還很苦很長,但我依然會悉心照料他。因為有他在,這個家才是完整的,再苦再累我也愿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