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為長江三角洲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后的合肥如何發力會更加高效,借力黃金水道合肥又有哪些機遇?昨天上午,市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專家報告會在市政務中心舉行,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吳曉華做客《廬州講壇》,為全市領導干部做《長江經濟帶戰略的謀劃與合肥發展的建議》專題報告,為合肥新定位解析,為新機遇支招。
安徽老鄉自豪家鄉進入國內“第一方陣”
“長江三角洲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對于合肥來說,是前所未有的戰略地位。”作為安徽老鄉,吳曉華聊到這個話題時說,“能進入第一方陣,這是安徽人民、合肥人民多少年的夢想!”
“這個定位既是對長江經濟帶統籌發展的戰略考慮,更是對合肥近年來發展業績的充分肯定。”吳曉華稱,面向未來,合肥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。
“合肥不僅經濟發展態勢良好,總體實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。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,交通建設也取得巨大進展,對外通道明顯改善,形成了‘米’字形快速通道。此外巢湖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順利,巢湖水質已經明顯改善,這說明近些年的努力有了成果。”吳曉華稱,“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,合肥由于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起步早、抓得實,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。”
吳曉華還強調了區劃調整后對于合肥的機遇。“行政區劃調整后,合肥土地面積達到1萬平方公里,北京也只有不到1.6萬平方公里。經過這些年的建設,可以說‘大合肥’的特大城市框架已經建成。”
合肥已是內陸開放高地重要節點
“長江經濟帶一個綜合優勢就是海陸雙向開放,東西雙向開放。開放是長江經濟帶最大的優勢。”吳曉華認為,合肥作為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戰略的交匯點,是內陸開放高地的重要節點。
要把合肥內陸開放平臺建設好,打造合肥對外開放的國家級平臺。用開放來帶動合肥的改革、發展。重新在世界級范圍內,配置國內國外兩個資源、兩個市場。提升合肥在世界級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,展示新合肥的形象。
“合肥還可以實施融合發展戰略,推動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再上新臺階。”吳曉華認為,現代城市應該推動提升信息化與工業化、城鎮化、高端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等與城市功能的融合程度。“合肥在很多產業上都有很好的產業基礎,能推動這些產業盡快上規模、上水平、上檔次,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。”
建議謀劃建設國家級新區
“期待合肥由‘小而美’轉為‘大而強’。”吳曉華建議,合肥應該積極謀劃建設國家級新區。
吳曉華稱,新增長帶要有新的增長極。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準設立,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,如果合肥能夠爭取成功,將會“獲益匪淺”。
此外,吳曉華還建議合肥積極謀劃建設國家級對外開放新平臺,從而推動合肥充分接受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輻射帶動作用。記者 佟人冬
■相關鏈接 吳曉華簡歷
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、研究員,兼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、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《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》起草組副組長,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副組長。
原標題:“長江經濟帶”和“一帶一路”交匯合肥成內陸開放高地重要節點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、研究員吳曉華解析合肥新定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