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23日至24日在京舉行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具體部署。會議討論了《中共中央、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(討論稿)》。據新華社電
【農業地位】
小康不小康 關鍵看老鄉
會議強調,小康不小康,關鍵看老鄉。一定要看到,農業還是“四化同步”的短腿,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。中國要強,農業必須強;中國要美,農村必須美;中國要富,農民必須富。農業基礎穩固,農村和諧穩定,農民安居樂業,整個大局就有保障,各項工作都會比較主動。
解讀:
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表示,此次會議明確提出農業要強、農村要美、農民要富,這是在三中全會關于改革總體部署下,對深化農村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提出的問題更實際,部署更加系統。
“三農”工作依然任務艱巨。會議強調,必須堅持把解決好“三農”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。程國強指出,今后要以農業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,以農民富、加快農村小康為核心目標,補齊“四化同步”中的農業短腿,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。
【糧食安全】
我們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
會議指出,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。要堅持以我為主,立足國內、確保產能、適度進口、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。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。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。18億畝耕地紅線仍然必須堅守。
解讀:
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黨國英表示,我國歷年來對糧食安全都是高度重視,此次也是如此,但重點更加明確,強調口糧的主動權。讓農業基礎穩固,農民安居樂業,農民種糧有利可圖,掌握糧食的主動權。
黨國英表示,從現狀看,我國的口糧無論從種類還是總量上,都很充裕,且多年來均增產。但也有潛在的隱患,即當前主要靠較高的價格維持著農民種糧的積極性,如果與國外接軌,一些便宜的糧食進入中國,可能就會有一定的風險。 新京報記者 蔣彥鑫